
【採光 室內設計中的重要角色】
Share
「採光」一詞於室內設計中好常見,指的是透過室內設計或空間規劃,將自然光線引入室內,並控制其分佈、強度與品質的過程。它不僅是單純的「讓光線進入空間」,不只是「明亮」,而是「健康與情感的連結」,在現代家居設計中,「採光」已從單純的功能性需求,轉變為影響居住者身心健康、家庭互動與空間美學的核心要素。隨著都市居住空間縮小、高樓遮蔽加劇的情況下,更加突顯採光的重要性。
家居採光雖然並非新技巧,但仍存在誤區,亦即是一般對採光的誤解。


採光等於開大窗?
窗大就代表採光好?盲目擴大窗戶面積可能導致夏季過熱、隱私外洩與能源浪費,需綜合考量方位、遮陽與隔熱性能。
亮度高代表採光好?
過度追求照度容易造成眩光疲勞,例如白色拋光地磚反光可能使幼兒眼睛不適。
忽略光與生活的關係
未依家庭成員作息規劃光環境(如夜間過量藍光影響睡眠),將破壞生理時鐘平衡。
家居光環境的科學基礎
晝夜節律照明(Circadian Lighting):人體需在日間接觸400-480nm波長的藍光以保持清醒,夜間則需低色溫(2700K以下)光源促進褪黑激素分泌。
視覺舒適標準: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(CIE),居家閱讀區建議照度300-500 lux,餐桌重點照明需達200 lux以上,走廊夜間地腳燈則可低至50 lux。
光與情緒關聯:暖色光(<3300K)營造溫馨感,適合客廳與臥室;冷白光(>5000K)提升專注力,適用書房與廚房操作檯。
室內設計採光策略
家庭對光的需求盤點
同一個空間最好用照度及色溫相同的照明,透過該空間會進行的活動選擇燈具。例如主臥室主要睡眠、閱讀,照度應在100-300lux,2700K 色溫;開放式廚房主要烹飪、聚餐 ,照度應在500-750lux,4000K 色溫,根據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彩光。
自然採光方式可以透過窗戶改造
天窗:適合閣樓與高挑客廳首選,搭配電動遮光簾防止夏季過熱。
內窗:在隔間牆開設橫窗,讓走廊共享臥室自然光。
折疊窗:陽台與客廳邊界使用,全開時提升採光面積50%。
玻璃磚牆:浴室與樓梯間替代實牆,透光率達80%且保障隱私。
懸浮窗台:窗戶下方延伸20cm台面,兼具書桌與光反射板功能。
菱形凸窗:突破牆面限制的三面採光設計,增加15%進光量。
智能調光玻璃:通電透明、斷電霧化,解決臥室窗簾厚重問題。
利用家居裝修材質
室內設計師亦會利用家居裝修材質、顏色與光的反射增加採光,如天花板以高反射率的白色霧面塗料為基底,局部用低反射率的木格柵創造光影層次。牆面以純白、米白會有最大的光線彈射值,令空間更加明亮,另外搭配鏡面不鏽鋼裝飾條提升亦可亮度。地板太亮反而讓人感到疲憊,容易刺激小朋友視覺,以人字拼淺橡木地板比磁磚更柔和,尤其適合兒童爬行區。
光影分層增加層次
另外,可以打造光影分層突顯該空間的特色,以基礎層作基本照明用途,再以空間的活動、功能加強氛圍。
基礎層:筒燈/吸頂燈提供均勻照度,建議每平方米5-7瓦LED(約300 lux)。
功能層:餐桌吊燈、書桌檯燈(500 lux)強化局部照明。
氛圍層:LED燈帶嵌入踢腳線、層架底部,色溫2700K營造溫馨感。
焦點層:軌道射燈凸顯藝術畫作,照度比周圍高3倍以形成視覺重心。
智能層:人體感應夜燈(0.5瓦)、日出模擬鬧鐘燈,打造無壓光環境。
智能燈具
科技進步亦為家居採光變得更人性化,透過智能光系統的情境模式,一鍵切換「會客/電影/睡眠」模式,透過手機Apps或全自動調節全屋每個空間燈具的亮度與色溫,迎合不同屋主的需要。
透過室內設計優化採光除了提升家居舒適度之外,同時亦帶動單位價值及出租吸引力,據《全球不動產趨勢報告》指出,採光優良的住宅售價比同區平均高12-18%,出租速度加快40%。Design House HK 室內設計師擁有超過10年室內設計經驗,無論單位是自住或者出租,都絕對可以助你改善單位採光,並善用每一吋空間,收費透明度高讓你更能掌握室內設計的預算,歡迎隨時聯絡我們的客戶服務查詢有關室內設計或單位翻新服務。